3
自由的工作时间
一旦孩子开始工作,对于时间的管理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,老师不会干预,这有助于形成幼儿的专注力,有时一个工作会做一个上午,不被打断,有时甚至几天都在重复研究一个工作。
你会发现一个奇妙的事情,当孩子被赋予自我管理的权利时,他们的表现会超出你的预期,几乎所有被邀请走进教室里观察孩子们工作的家长,都会被这教室里的内在秩序震撼到,孩子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,偶尔去找老师交谈几句,偶尔上个厕所,或喝点水吃点东西,回来继续工作。
一份工作结束了,他们会选择另一份工作,甚至可以选择今天不再工作,这时候他可以观察别人的工作,或者坐在那里想想心事!
在教室里,你看不到老师发号施令,老师在教师的一角观察,只在被邀请时适当引导他们一下,孩子是教室的主人,他们自己管理自己。

4
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
“太舒服了”“我小时候怎么没有这样的幼儿园”,大部分家长会发出这样的感叹。
是的,这个教室的气氛很舒服,孩子可以在桌上工作,或者在地上铺个工作毯,坐着的、蹲着的、趴着的、跪着的,甚至在阅读区半躺着的,随便一个喜欢的姿势,是孩子的权利。难道你会要求爱因斯坦必须坐在办公桌前工作吗?
有时你会见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在楼道里工作,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工作,需要一个10米的工作毯才能展开,孩子们把一个由珠子组成的平方、立方展开后,进行数数的工作。反正像我这种文科生很容易被绕晕的计算,在这些4岁孩子的眼中简单极了,我羡慕他们从小是在玩儿中学习的,并始终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。
在未来强者幼儿园,尊重孩子的自由体现在所有细节中,这种尊重不是浅层次的,而是深层次的人格上的尊重,甚至是制度上的尊重。
这背后是一种人人平等甚至众生平等的价值观。就像那句著名的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,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(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,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)。
我们相信, 自由会带来自尊,会带来尊重,
自由会带来自律,会带来秩序,
自由会带来快乐,会带来创造!
你给孩子自由,他会给你一个自信、独立、快乐又成功的人生!

5
不要打扰别人
这是教室里唯一的纪律。
每个孩子在享受自由的权利时,需要尊重并遵守这个规则。
这个规则确保了教室里每个人的自由能够被实现。
不打扰别人的前提是认为别人不应该被打扰,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不被别人打扰的权利,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,我不打扰别人,别人也不会打扰我,大家安心做自己的事情,这就是教室的秩序,也是社会的秩序。
不打扰别人意味着在教室里小声说话,不可以大声喧哗,轻轻的走路,尊重别人的工作区域,不要从别人的工作毯上迈过,你可以观察别人工作但不能参与进去打扰人家,除非被邀请。
不打扰别人是最基本的文明。
这个文明习惯和价值观也将是孩子们成人后,以公民身份参与创建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素养。

6
工作毯和工作台
在教室里的工作时间,因为工作区是自选的,你会看到除了桌上,地上随处都是在工作的孩子。
当一个孩子选择了一份工作,坐下来开始工作时,工作毯和工作台就变成了他(她)的领地,有不被打扰的权利。
孩子们被告知,不可以从别人的工作毯上迈过去,除非被邀请,不要打扰别人的工作。

7
教具的数量有限
在教室里,有几百种教具,但每一种教具不会太多,只有几件甚至一件。这是一个独特的设计,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等待和轮侯。
等待是人生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,生活中处处需要等待,你需要有耐心,甚至要有足够的毅力,“等待的功夫”有时会决定人生的高度与成败。
有时候,一个孩子想做一件工作,但被别人取走了,他必须等待,这个时候他会先选择做一些其它的工作,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人生技能,接受现实,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计划,处变不惊的能力就是这样被锻炼出来。

8
生活即教育
一个2岁的刚刚进入教室的孩子,先从自我服务开始学习。他(她)会被引导着做一些有助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工作,比如系扣子、系鞋带、倒豆子、倒水,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,有助于练习孩子的手部动作和手眼协调,并锻炼孩子的耐心。
这些学会之后,他会被引导着做缝扣子、洗毛巾、切面包、擦玻璃之类的工作,因为独立自主的精神就是从自我服务开始的,一个生活能力都没有的孩子,不可能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,更不可能有真正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。
每一个生活环节和生活技能都是学习机会,甚至孩子不小心犯的错误,都是他自己学习的机会,他学着自我修正。
我曾近距离观察过一个3岁的小男孩是怎么一粒粒收拾自己不小心洒掉的小米,是的,是小米。
当时他在做“筛”的工作,这份工作是在一个塑料的工作盘中盛放了很多小米和黄豆,工作任务是用一个小笊篱,把黄豆从小米中筛出来,放在旁边的碗里,要把黄豆全部筛出来,才算结束。工作设计的目的是锻炼3岁左右孩子的手眼协调、观察能力、专注与耐心。
工作时他不小心把小米弄洒了,他并没有着急,他先是用两个手掌配合着一点点收集,然后用手指粘取个别的颗粒,然后又把工作盘移开收拾遗漏的小米,他非常平静而专注,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分钟,直到他认为已经收拾好了,才又重新开始操作。这个举动对他来说已经很自然,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对秩序的敏感和自我服务的习惯。
收拾的结果在成人眼里可能还不够完善,但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已经很了不起了,此时无声胜有声,旁观的你会感受到一种教育的力量。
在教室里,除非孩子请求帮助,老师是不会主动帮忙和干预的,任由他自己修正错误或收拾残局,这正是他自我成长的机会。其实每个正常发展的儿童,只要稍加引导都会变成具有自我服务能力的人,变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未来强者,只因为孩子经常被身边的成人过早的干预,以至于剥夺了自我成长的机会。
9
摆放东西要整齐
用完东西要归位
未来强者幼儿园的孩子从入园第一天就进入了一个整齐的环境,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该在的位置,整齐摆放,每个人需要做的就是维护它,用完之后及时归位。这个习惯的养成是自然而然的。
秩序是未来强者教育中第一位的习惯,秩序既是尊重自己,也是尊重别人,尊重环境,没有秩序就不会有高品质的生活。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习惯,孩子对环境秩序的敏感一旦养成,就会对生活和人生有更高要求,他(她)不会允许杂乱,不会允许草率,不会允许越位,不会允许不了了之。

10
轻声说话
在教室里,有时候会有二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小朋友,大家各自在忙着自己的事情,有时候也会有小组工作或者两三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事情,大家都是轻声交谈,轻声说话意味着以不打扰别人为前提的压低声音说话,这是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。
当需要帮助时,孩子会举手示意,或者走到老师身边。一个从小习惯了轻声交谈的孩子,他的教养会给人很大的好感。

11
精美的教具
我们的教室里有丰富的教具,有些教具可能是你熟悉的生活用品,比如瓶瓶罐罐、杯盘碟碗,有些可能是连成人都叫不上名字的专业教具,有些则是老师自制的卡片,但不管是买的还是自制的教具,都力求精美。
因为这些精美的教具也构成了孩子成长的环境,让孩子明白注重生活品质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。精美和品质并不意味着高价格,而代表着追求完美的做事态度,久而久之,孩子会养成挑剔的眼光和高级的审美,他会对周围的环境有更高的要求,并努力完善,这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
12
可操作的教具
让孩子动手探索,是未来强者的教育理念。所以每一件教具都是可操作的,这些可操作的教具让那些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,动手操作也让学习本身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。
正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“我听到了,我忘记了;我看到了,我记住了;我做过了,我学会了。
你能想象一个4岁的孩子,操作一个跟三项式立方相关的工作吗?
在孩子的手里,就是把一个长宽高都是a+b+c的立方块,分成许多个不同颜色、形状和大小的小木块,把相同颜色、形状、大小的木块放在一起,数一数,就是展开式后面那一大串。再将这一大堆的小木块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,又是一个长宽高都一样的立方块。
在这个年龄,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个公式,但这些木块,会留在他们的记忆里。当他长大后看到这个公式时,会理解,原来这个公式表示的,就是把一个大方块,拆分成许多个小块。那些小木块都在大脑中整齐地排列着,等着他写在等号的后面。
这些可操作的教具,让孩子们从不会产生学习的压力,反而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。
瑞典专家曾研究了手指活动和脑血流量的关系,证明手指做复杂、精巧的动作时,脑血流量就会增加35%以上。脑血流量相对增加了,就有利于思维的敏捷。
动手操作是孩子发育大脑、学习生活技能和理解知识的最有效方法。
动手操作和探究,让学习充满乐趣,是未来强者幼儿园的基本教育理念。

13
小餐台
在我们教室的一角,会安排有一个小小的餐台,摆几样孩子喜欢的水果、牛奶和小点心。工作累了的孩子,会自己选择来这里歇会儿。
大部分第一次走进未来强者教室的家长都会好奇,这里有吃的,孩子们还会专心工作吗?他们不会因为抢吃的发生争吵吗?当然不会,而且完全自取。因为如果物质丰富,不欠缺,孩子们便只会在需要的时候想到吃东西,大部分情况下,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大于一切。
小餐台的存在,不仅是为了孩子们工作间歇的营养补充,劳逸结合,同时也让孩子们养成了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习惯。


14
自己收拾自己的工作区
这个习惯的养成是自然而然的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始终贯穿在未来强者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。工作结束后把教具放回原处,收好工作毯,摆好桌椅,并随手收拾好自己的工作区,一切流程都是行云流水,没有人指挥,是孩子们的习惯使然。
一个在幼儿园就养成这个良好习惯的孩子,在未来的学习、生活、职场和人际关系中,都是独立和受尊重的。

15
桌椅规则
在未来强者幼儿园的教室里,有一个规则叫“桌椅规则”,起身之后要把椅子轻轻推回到桌下,才能离开。
一个刚入园的孩子,在进入教室之初,就被老师引导着做这个动作了,这个小小的动作,对于孩子的人生意义何在?这个动作让孩子养成了随手整理环境、维持秩序的习惯,这个习惯会培养他(她)对环境的秩序敏感,会让他(她)在生活中随时受到尊重,人生中经常带来好运。
我在面试新员工时,会非常关注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,一个面试结束起身离座后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整理一下的人,跟一个起身之后扬长而去的人,你会喜欢哪一个呢?

16
维护环境
稍大一点的孩子,除了自我服务之外,开始学习维护环境并服务班级。
他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擦桌椅,清洗小抹布,扫地,摆放碗筷,收拾餐桌,甚至大班的孩子可以帮老师一起去食堂取餐,混龄班里大的孩子都可以帮助老师照顾弟弟妹妹,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,他们都显得游刃有余了。
我们发现,在这些工作和角色中,孩子们变得不自私,喜欢帮助别人,喜欢分享,并培养了团队意识,甚至是领导力!

17
老师的角色
在未来强者幼儿园的教室里,孩子是自我管理的,那老师做点什么呢?
答案很明显,老师是这个环境的塑造者和维护者。
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幼儿园老师组织管理并灌输知识的角色,在未来强者的教室里,老师的角色是示范者、观察者和引导者。
这个角色的转变非常关键,甚至可以说是真正教育的开始。
当老师转变为观察者和引导者之后,她(他)的位置往后撤了一步,从而把自主和自由交给了孩子,于是所有的一切都变了,这是未来强者教育的开始。老师会通过观察记录来确定孩子的发展进度,为每一个孩子制订一个独立的课程进度表,并引导他们实施,然后不断完善教具和工作内容,充实孩子们的工作环境。
当孩子们有需要时,她(他)会给予适实适当的帮助。
剩下的,就是等待孩子们的慢慢发展了。

18
温和而又坚定的老师
教室里并不总是“和平的”,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小社会,孩子们也会发生争执,虽然我们都希望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都是可爱的,但也会有偶尔不乖的孩子,这时候老师变成了那个“管理者”和“调停者”。
经常会有家长好奇这件事:未来强者幼儿园的工作纪律是“不体罚不冷落幼儿”,那老师如何管理那些“犯了错误的”孩子或者偶尔不听话的孩子呢?
我们只有一个办法“温和的坚持”,给孩子讲清楚道理,态度温和但是坚定,很明显,错了就要改正,如果影响了别人就要道歉。
其实,成人的担忧是多余的,孩子们远比成人要讲道理,孩子们往往是善良而又积极的,在许多家长眼里那个不听话的孩子,大部分情况下是家长不懂孩子、不懂教育方法、不讲信用、不尊重孩子所造成的后果。


自主工作,自我管理;
人人平等,尊重规则;
快乐学习,品质生活;
让每一个翅膀,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
这就是未来强者幼儿园的教育了!
萧洋的教育随笔
2019/4/6